摘自:珠江环境报 2004年6月26日 第三版
本报记者 王会波
深圳华富小学,省一级小学。曾因在1997年获得深圳市首届办学效益评估优秀奖而获得1000万元奖金而闻名。如今,华富小学又以其环境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而收到社会广泛关注。
环保意识是人基本素质
华富小学一向重视环境教育,而真正使环境教育水平得到整体提高,是在李小松校长就任之后。李校长是一位朴实的客家人,看上去精干而实在。他告诉记者,他出生农村,对美丽的大自然充满了感情。就是这份感情,让他迷上了环境教育。而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,他的条件又确实得天独厚。
据深圳市环保局宣教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,李校长在另一所小学任校长时,就是深圳市环境教育的先行者,他所在的学校就被评为该市最早的绿色学校之一。
虽然说环境教育必须全民参加,但领导者的理念却至关重要。李校长来到华富小学后,环境教育在华富马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。环境教育被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来抓,在每学年的工作安排中,环境教育都作为重要的内容列入工作任务。《绿色班级评比制度》、《绿色办公室评比制度》等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落实,又确保了环境教育工作的长期性、稳定性和规范性。
李校长认为,环境教育虽然不是应试科目,但环保意识却是人的基本素质,环境教育增强人的社会责任感。学校通过开展环境教育,使学生的责任心和整体素质都有了大大提高,精神面貌焕然一新,学校和学生都获益匪浅。
信息化与环境教育结合
信息化本身对环保就是一种促进。两年前,华富小学就已结合打造教育信息化特色学校,推进校内收发通知等工作,推进无纸化办公进程。
如今,学校正全面推进教务、教学、科研、总务等工作的无纸化办公。李校长介绍说,目前,学校建立了“三网一站”,实现了“班班通”、“室室通”。校内分布着451个信息点,教室、教辅室及办公室都与主控室联网。计算机已走进课堂,目前学校共有计算机教学平台36个。学校还在福田区率先设立了一个信息教育班,九成以上教师具备熟练的网络操作技能和利用网络搜索资源备课、制作课件的技能,所有教师都能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。学校还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的传播功能,建立了环保专题网站,普及环境教育。信息化提高了教学水平,同时也节省了资源,降低了教学成本。
环境教育结下累累硕果
环境教育在学校全面推进,辛苦耕耘终于有了收获。
2002年,深圳某报一则《为孩子喝彩》的图片新闻引起了深圳市民的关注。华富小学的杨彬同学在深圳红树林观海区玩耍时,在草丛里发现一只小猫头鹰在拼命挣扎却怎么也飞不起来。杨彬同学把它带回家,经过20多天的精心护养,小猫头鹰终于恢复了健康。后来,杨彬同学将其重新放飞大自然。而这一切,李校长和学校老师都不知道,等报社记者要到学校采访杨彬时,才得知这一让人感动的一幕。李校长感叹,学生有这样的环保意识,表明学校的辛苦没有白费。
2002年8月,学校又获喜讯。学校以环保为主题创作的《快乐乐队》获得省级相关比赛金牌并获全国银擂主奖和最佳艺术奖。辅导老师黄志敏为此还放弃了免费出国旅游的机会。
各项环境教育成绩的取得没有让华富小学的师生就此停步。已是深圳市绿色学校的华富把目标定得更远,争创省和国家级绿色学校。